內容簡介:本文深入探討了 DNA 甲基化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性以及傳統重亞硫酸鹽測序的局限性。重點介紹了 NEB 推出的 EM-seq™和 E5hmC-seq™技術,包括其原理、特點、優勢以及在不同研究領域的應用案例。闡述了 EM-seq™ v2 的升級改進,展現 NEB 在甲基化測序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了解這兩項技術的參考。
關鍵詞:DNA 甲基化;EM-seq™;E5hmC-seq™;酶法甲基化;表觀遺傳學
在生命科學領域,DNA 甲基化作為關鍵的表觀遺傳修飾之一,對基因表達調控、疾病發生發展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DNA 甲基化是在 DNA 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將甲基基團添加到特定的 DNA 區域,通常是 CpG 島。這種修飾能夠在不改變 DNA 序列的情況下,影響基因的表達活性。在正常細胞發育過程中,DNA 甲基化模式精確調控著基因的時空表達,確保細胞的正常分化和功能維持。而在疾病狀態下,如腫瘤發生過程中,DNA 甲基化模式會發生異常改變,一些抑癌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可能會發生高甲基化,導致基因表達沉默,無法發揮抑制腫瘤的作用;同時,一些癌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能降低,使其表達異?;钴S,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因此,深入研究 DNA 甲基化對于理解生命過程和攻克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傳統的重亞硫酸鹽測序(WGBS)因其對 DNA 的破壞性處理、GC 偏好性以及覆蓋度不均等問題,限制了研究的準確性和效率。重亞硫酸鹽處理會使 DNA 中的未甲基化胞嘧啶脫氨基轉變為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則保持不變。但這種處理過程會導致 DNA 斷裂和降解,尤其是對于珍貴的微量樣本,如單細胞或游離 DNA(cfDNA),樣本損失嚴重。同時,由于重亞硫酸鹽對不同 GC 含量區域的處理效率不同,會產生 GC 偏好性,使得測序數據在 GC 含量高的區域覆蓋度過高,而在 GC 含量低的區域覆蓋度不足,影響數據的均一性和準確性。
為了更精準地解析甲基化圖譜,NEB(New England Biolabs)的科學家們憑借深厚的酶學研發經驗和不懈努力,于 2019 年正式推出了 NEBNext® 酶學轉化法甲基化建庫試劑盒(EM-seq™),成為個商業化酶法甲基化檢測方案,為甲基化研究帶來了變革。
EM-seq™:酶法甲基化測序
EM-seq™是 NEB 的酶法甲基化測序方法,它摒棄了傳統的重亞硫酸鹽處理,避免了 DNA 損傷和片段化,從而實現了對 5mC(5 - 甲基胞嘧啶)和 5hmC(5 - 羥甲基胞嘧啶)的高靈敏度、高準確性檢測。自 2019 年推出以來,EM-seq™系列產品已經幫助全球眾多科研工作者在甲基化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引用文獻數量已達 500+,充分體現了該技術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認可度。